吃完早餐,拍了幾張高雄港的日景之後,我們就告別85宜家 ,往橋頭糖廠 出發了。橋頭糖廠是台糖的高雄糖廠,因為位於「橋仔頭」(就是橋頭啦!),所以又稱橋仔頭糖廠,後來簡稱為橋頭糖廠。橋頭糖廠創建至今已經有百年的歷史了,所以裡面有很多日據時代遺留至今的古蹟唷!不過個人感覺橋頭糖廠的古蹟並沒有被保存的很好,或許是因為高捷通車的緣故,原本已經廢棄的糖廠才又成為熱門觀光景點,所以可能各項修繕工作也尚未完全吧!
高捷從世運站出來就是走高架鐵軌了,沿途還會經過楠梓加工區,第一次看到許多高又密集的煙囪,覺得很壯觀,可是又覺得這裡的居民應該很辛苦,因為空氣品質應該不怎麼好吧。(內文圖依然超級多,點圖有圖片說明唷!)
出了世運站之後,因為可以一路飽覽沿途風光,所以感覺時間過的比較快,沒多久就到達橋頭糖廠站了。到達橋頭糖廠站後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漂亮的玻璃彩繪圍牆,這是由「公共藝術種子」(註) 的十位大學生,花了多年的時間創作完成的玻璃彩繪。我真的很喜歡捷運站內各項公共藝術,這些美麗又有創意的藝術品,真的讓單調的捷運站多了許多生氣。進入糖廠,免不了先至販賣處報到,買個冰品來解饞,當天高雄的太陽又熱又大,雖然還是上午的時間,但氣溫已經高的讓人隨便走走都會汗流浹背,當然一定要先吃個冰降溫先。由於橋頭糖廠在民國88年的時候就停止製糖了,所以販賣部的冰品,都是從旗山糖廠來的。老媽笑說這冰她從小吃到大(她是高雄旗山人),沒想到來橋頭糖廠逛吃的還是旗山的冰,這就像是跑到淡水玩還去吃鶯歌阿婆壽司(我家住鶯歌)的感覺一樣…(笑)。
吃冰的時候除了老媽的巧合,還有我的巧合,我看到一兩個很面熟的人,可是卻想不起來對方究竟是在哪見過,而對方似乎也覺得我很面熟,我們兩個彼此看了好幾眼。後來我發現對方又跟另外一個我也很面熟的男士交談,我才猛然想起他們其實是我前前公司的同事啊!之所以會這麼久才想起來,主要是六年多沒見過面了,且對方是不同部門,當初是因為專案才有合作交流的機會,不過交情也僅止於一般的同事而已。但沒想到在六年多後卻還能在高雄的橋頭糖廠相遇,且大夥兒還不約而同在同一個時間內坐在販賣部吃冰,真是奇妙的感覺呢!
吃完了冰,我跟老媽提議要去坐五分車 ,老媽笑著說要我自己坐就好了,因為她小時候早就坐過了,只有我這「都市聳」(台語,意指出生成長於都市沒見過、沒體會過鄉下生活的人)才覺得很新奇。我扛著行李跟老媽一起往五分車站的方向走,中間還進去的橋仔頭文史協會的辦公室看了一下,沿路經過許多破舊且尚待整修的日式宿舍區,還有紅磚水塔、事務所、可愛的「高興分糖」電線桿(我承認是我胡亂念)及好幾座防空洞,我突然好想知道糖廠當年繁榮的盛況,也更期待糖廠各項古蹟修繕完全後的樣子。走近五分車車站時我們鬧了個烏龍,因為五分車站就在興糖國小隔壁,如果沿著糖廠的指標往前走,先進入眼簾的會是興糖國小的「家長接送區」告示。我跟老媽一看到告示以為走錯了,又往回走到文史協會附近的指標看了一下,確定沒錯又再度往興糖國小的方向走,就這麼在近中午時分時來回走了四趟,老媽已經熱到頭暈差點中暑,而扛著行李的我也熱到很想把行李給丟掉。
但更讓人覺得悶的是,我們到達五分車站的時候,錯過了可以搭乘五分車的時間,接下來要搭得等到下午一點半才有…(淚)。我只好心不甘情不願的在五分車站附近拍照留念,也讓老媽在五分車站的座位區休息一下,休息的時候還遇到一位當地人,騎著摩托車載著一籠抓到的蟋蟀,說什麼要把蟋蟀烤來吃。我好久沒看到蟋蟀了,靠近拍了幾張,發現蟋蟀好肥…(笑),可是老媽說那些蟋蟀跟她小時候相比,已經小很多了。
休息的差不多以後,我跟老媽再度步行到糖廠外面的橋頭街上,依著早上在7-11買的地圖王出版的導覽覓食,導覽上寫著附近有家「廖記硐仔米糕」,是民國41年就開業的老店。店家還不難找,從橋頭糖廠正門出來,越過平交道,往前走到一個十字路口,就可以看見「廖記硐仔米糕」了。我跟老媽共點了兩份筒仔米糕以及一碗小腸麵線,米糕的風味還不錯,口味有一點甜,但口感濕潤且不乾硬,是我喜歡的口感,搭配店家放上的肉鬆跟小黃瓜片一起吃,風味獨特。至於小腸麵線,吃得出來小腸相當的新鮮,也處理的很乾淨,但是口味比起北部口味來說清淡許多,喜歡吃重口味的就得自己手動加些調味料囉。
吃完午餐又回到糖廠,老媽說她已經不行了,要在糖廠正門附近的大樹下休息,所以我就一個人到處參觀糖廠內的各式古蹟,邊走邊拍下曾經屬於台糖的各式風華:荷蘭移民式風格建築的俱樂部、日本聖觀音像、廠長跟副廠長的宿舍、日式的「消火栓」(消防栓)、班車維修廠、糖業博物館…等,把相機拍的快要沒電後,才跟老媽心滿意足的離開了橋頭糖廠。我個人很喜歡橋頭糖廠的氛圍,這大概也跟我喜歡古蹟有關,橋頭糖廠裡面很適合拍照或與家人朋友一同出遊,偌大的廠區真的可以逛上半天,想要回味或了解台灣糖業歷史的朋友,真的很推薦到高雄橋頭糖廠一遊唷!
註:「公共藝術種子」是高雄捷運公司為實踐高雄地區民眾參與捷運公共藝術,而舉辦了全台第一次的「公共藝術種子培訓計劃」,在南部七縣市、十所大學的數百名大學生中,篩選出三十六位「種子」,培訓後可以選擇參與高雄捷運的公共藝術創作。糖廠站的彩繪玻璃牆面,描繪的是當地的糖業和蝴蝶飛舞的風情,很有地方特色。
※延伸閱讀:
1.Words-高雄捷運 橋頭糖廠、世運站
2.海豚飛看世界-【台灣漫走19】橋頭糖廠的酵母紅豆冰
3.Via’s旅行札記-【高雄捷運旅遊】高捷一日遊~橋頭糖廠藝術村吃冰趣
4.Mobile01-橋頭糖廠
5.Mobile01-廖記筒仔米糕
4 Comments
蟋蟀長得好像蟑螂唷我的媽
不過炸蟋蟀我吃過耶, 在啤酒屋就有賣了
並不怎麼好吃 orz
oli:
炸蟋蟀吃起來乾乾的嗎?我只有吃過炸蜂蛹…
灑了胡椒粉的蜂蛹,吃起來有點像炸花生。
至於蟋蟀會長的像蟑螂,純粹是角度問題啦,因為我沒辦法打開籠子拍照,
不過現場看就會發現真的是蟋蟀喔!
蟋蟀的身體比蟑螂立體且圓滾很多。^^
我是從小住在橋頭糖廠的人~現住鶯歌附近(三峽北大)
很高興你喜歡我的故鄉!
上次看到有個拍攝電影的工作人員在網路上胡亂批評橋頭糖廠,真令我非常生氣!
糖廠宿舍區以前非常雅致幽靜,每天有約10個工作人員修減扶桑圍籬(沒有水泥圍牆,而是四周種扶桑花)、清掃道路、落葉…冬天的清晨偶爾有霧,整個宿舍區彷彿是霧中的森林~很美!
現在你看到的攤販或招牌…其實過去都不存在於那裡,對我而言~家被破壞得滿厲害,所以寧可把最美的記憶收藏起來,也不願回去看了心痛!
唐娃娃:
真的啊,那你現在跟我住很近,我住鶯歌。^^
好可惜喔,以前那麼美的橋頭糖廠居然沒有保留下來…
台灣的觀光文化好像就是這樣,一定要搞些什麼大家才要來,
要有攤販啊吃得啦有的沒的,好像這樣就叫做有玩到。
希望台灣的觀光文化能夠越來越進步,大家對於保存文化的意識也能逐漸提昇…